网海寻贝 (3) 英国女传教士1940年带领百名孤儿出太行记
网海寻贝 (3) 英国女传教士1940年带领百名孤儿出太行记



左效勤


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在《六福客栈》中饰演艾伟德

 

 


		
从英格丽•褒曼到格里蒂丝•艾伟德

  我喜欢山西,对山西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和敬畏,尤其是那
些鲜为人知而又震撼人心的事件,它让我兴奋不已,仿佛发现了一个湮没已久的古
城。格里蒂丝•艾伟德(GladysAy lward)就是这样一个符号。

  说来我是从英格丽•褒曼发现她的,由一个西方人又回归到山西这块故土上。


  英格丽•褒曼对于中年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是家喻户晓了。我在少年时代那个
封闭的环境了里就看过她的电影。这里不妨再介绍一下这位著名影星的生平和特征。
褒曼1915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孤儿出身,自小由亲戚养大,中学毕业后加入
职业剧团,走上演艺之路。不久成为瑞典的大明星,后又享誉国际。她曾获得两届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以主演《卡萨布兰卡》、《东方快车谋杀案》而嵌刻在大量
中国影迷心中。

  褒曼身高1.75米。星座:处女座。处女座代表完美之意。生死都在同月同日同
一天,8月29日! 国际社会公认她“以美丽、圣洁、自然而著称于世,是四十年代
以来最受影迷欢迎的女演员之一”。1982年,因患乳腺癌术后淋巴并发症,逝世于
英国伦敦寓所,存世67岁。身前她曾有过三次婚姻,四个子女。

  她的存在,无法用语言形容。让你不得不相信处女座的完美是存在的,是上天
注定。完美真的存在过,上帝收藏了这朵玫瑰。

  在2006年某一天,她出演的一部电影引起我的注意。这是1958年的老电影,
《六福客栈》。在影片中,褒曼扮演女主角艾伟德传教士。之后,这部电影轰动国
际社会,曾获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奖。让我惊讶的是,电影中发生的故
事更加完美!而且发生地就在中国内地一个叫“阳城”的地方。




 

 


		
“阳城”?我的心中眼一动,我的故乡也有个阳城啊,莫非……接下来,我就明白了
──正是这个被中条山包围的那个阳城。我兴奋不已。

  冷静一下,我就思想,一个外国女子与这样一个闭塞的内陆小域能有什么因缘
呢?从美国到中国,从英格丽•褒曼转换到这个艾伟德,再聚焦山西之阳城,真是
超越时空的转换啊。这种文化反差让我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从文化的视觉看,我
隐约觉得里面一定埋藏着令人心动的东西。



 

 


		
“小麻雀”由伦敦来到中国

  1930年12月底,一个28岁的英国女子做出了改变其一生的决定:到中国做人道
工作。她叫格蕾蒂斯•艾伟德。在中国人眼里,至今仍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有关其简历是这样:

  格蕾蒂斯•艾伟德,女,1902年2月2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父亲是一名邮差。
因为家境清寒,没有机会上高中,而是作为侍女,去照顾年迈作家扬何斯本爵士夫
妇。侍女,在伦敦又被称为“客厅女仆”,在中国叫保姆。

  从这个女子的情况看,她不能代表英国人,英国人在我们印象里,身材牛高马
大,文明程度很高,而她个子只有4英尺10英寸(1.45米),体重仅仅七八十斤,显
然发育不良,瘦得像一根牙签,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受教育的程度也很有限。她留
给熟识她的人的印象是──“不起眼、缺少教育、普普通通”(《艾伟德与内地会》)


  然而,历史证明她的内在品质却异常超人。

  她在27岁信仰天主后,首先申请参加内地会,对方因她缺乏正式教育履历而拒
之。──内地会为英国医生戴德生(1832─1905年)于1865年创办,专门负责对华
传教,是当时最大的同类的组织。后来,她参加了神学培训班,因为年龄偏大、成
绩也不理想,还是被淘汰。

  于是,她继续做女佣。一边生存,一边攒钱。1930年初,她又靠近卫理公会。
在一次聚会中,她听说在中国有位老宣教士珍妮•劳生(Jeannie Lawson),已经
73岁,想退休,但没有人肯去接替她。艾伟德听了立即写信给她,希望接替她。几
个月后,珍妮回信欢迎她前来,并告诉她,只要到达中国天津,会有人去接她到阳
城她呆的地方。

  依据我们今天的思维,很难理解,这些英国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中国?

  这就需要阐述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近代以来,西方人把中国作为宣教的目
的地,而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山西缺宣教士,亟需补充。这种情况与1900年的义
和团之乱有关。

  1900年,义和团运动开始后,国人与在华的西方人矛盾激化,义和团提出“灭
洋”口号,西方人受到威胁。山东巡抚毓贤(字佐臣,属汉军正黄旗人)仇洋人最
烈,等他调任山西巡抚,立刻推行极端的“仇洋政策”,与义和团搞到一起,很快
就发生“庚子教难”,全世界的目光就聚集在山西。

  情况是这样:同年6月27日,毓贤鼓动团民先将太原洋人办的教会、医院烧掉,
毓贤在衙门登高观看后,兴奋地说:“天意也。”营官准备施救,毓贤不许。而后,
毓贤看守城门,禁止教士出入,把避难于抚署的教士及家属儿童控制起来。次日,
毓贤在巡抚衙门西辕门前,命人对这些寻求托庇的西方人大开杀戒,在场的西方人
无一幸存。计有男女老幼30余人,仆役20余人,包括包括11名幼童。而后,毓贤命
人“枭首示城门,剖心弃尸,积如丘山。又驱法天主堂教女二百余人,至桑棉局,
迫令背教,皆不从。令斩为首二人,以盎承血,令诸女遍饮……(见近人笔记《拳
变余闻》)”

  另一资料显示,毓贤将这46人尽数杀害,毓贤亲手杀死。山西全省共杀传教士
191人、中国教民及其家属子女1万多人,焚毁教堂、医院225所,烧拆房屋两万余间,
是各省中死人最多的一个省。山西巡抚毓贤杀害内地会58名传教士和21名儿童,有
的家庭甚至全家被灭门,连襁褓中的婴儿也难逃大劫。据说,毓贤曾亲手“手刃数
人” ,其中有天主教山西北境教区正主教艾士杰。有的母子被推入火中烧死。这次
屠杀加上本土教民据说死人数千,为祸最烈的地方,计有大同、朔州、五台、太原、
徐沟、榆次、汾州、平定等地。山西成为“基督徒流血最多的地方”。

  有关义和团运动,国内、国际存在不同的看法,而且几乎是对立的,有待历史
检验。但不论如何讲,残杀西方妇幼是残忍的暴力行为,套用今天的观点,那是政
府恐怖。主谋和组织者应该受到严惩。事实上,“屠夫”毓贤后来也受到清廷惩罚
(迫于国际压力)──先是发配新疆,等走到甘肃时,又被改行正法收去性命,毓
贤无疑成为了替罪羊。据说他临死时,自嘲:我杀洋人,洋人杀慈禧,慈禧杀我。


  这次“庚子教难”,损失最大的是中国内地会。这个组织是19世纪末中国规模
最大的传教团体,于1865年由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创办。在1850─1950年一个世纪中,
共派出超过6000名传教士到中国服务。1964年以后称海外基督使团。在这种情况下,
内地会的戴德生,仍然坚持信仰初衷,不放弃、不离开、不申诉。还登报声明:内
地会放弃对中国的索赔。这一声明震撼了英美两国的基督徒,受他的影响,更多的
传教士继续深入中国。到了1914年,以传教士人数来算,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差
会。1927年到1932年间,他的继任者何斯德在英美发起“200人专案”活动,从1200名
申请人中挑选了203名传教士分三批抵达中国,1934年内地会势力达到高峰,共有1934名
传教士。在1929年1月,艾伟德到中国的前一年,中国内地会的宣教站达到840个。
这时正是它的鼎盛期。山西的宣教站在中国可能是最多的,早期分布在以下13个地
方,洪洞是1886年山西省总部,到1933年上半年,已有38个县的教区。

  1930年10月,正是带着宣教的目的,艾伟德这个28岁的英国女子来到中国。

  经过简单筹备,她从打工获得的积蓄中购买了一张从伦敦到荷兰的船票。启程
那天是10月18日,她带着两个箱子(一个箱子里放着一本圣经和衣物,另一个是食
物和煮饭的酒精炉),还有作女佣赚得的全部积蓄──2英镑9便士。送行的是父母
和姐姐葳兰(Violet),她们送她从港口乘船到荷兰海牙。而后她告别亲人,单独
乘上了开往俄国的列车。

  欧洲人到中国,当时最好的路线是选择坐船到天津,但是费用要比陆路贵两倍。
为了省钱,艾伟德选择了铁路。她的旅行路线是:沿铁路东行,穿越东欧,经过西
伯利亚后,进入中国,再转中东铁路南下,由大连乘船到天津。

  结果呢,这一旅程很不顺利。本来她是计划直达中国东北的,但事与愿违,火
车被迫转道莫斯科后,才在辽阔的西伯利亚荒原上旅行。一天夜里,火车突然停了
下来,原来这列三等车只载劳改犯到当地,要继续东走,必须自带行李,翻山越岭
地步行到下一站,一个叫赤塔(Chita)的地方。

  这是西伯利亚旷野中一个荒凉的镇。艾伟德摊过冰雪覆盖的荒漠,抵达赤塔时,发
现车站到处是荷枪戒备的军人,还能听到稀疏的枪声。地方官员在检查了她的护照后,
不准她上车,她不会俄语,只能打手势,对方用生硬的语言答复说:到中国东北的
旅客不能前行,哪儿来哪儿去。──后来她才知晓苏联与日军对峙,中国满洲铁路又
在日本控制下,所以苏联的列车无法直达。她被迫留在当地的旅馆里。

  在旅馆里,一个懂英语的妇女,在仔细看过她的护照后,为她解了迷。她指着
护照的工作栏说:问题出在这里。原来“宣教士(missionary)”被误写成“机械
师(machinist)”。由于当时苏联非常需要机械师,所以当地官员就粗暴地把她强
行扣留了。

  艾伟德恍然大悟。那个妇人警告她要赶快逃走,否则会被强留在西伯利亚。艾
伟德双手一摊,面露难色,她说她连一句俄语也不会讲,怎样能离开这寒冷的大西
伯利亚呢?那个妇人说会有人帮助她,说:“今晚有人会去敲你的门,你就跟着他
走,坐火车到海参威,回头有人会安排。”面对这个神秘妇人,艾伟德她无法判断
真伪,只能是半信半疑。之前,她遇过一事,一名地方官员在为她办交涉时,突然
欲奸污她。因此,苏联留给她的印象很恶劣。

  当晚,果真有个男人来接她,她就跟着他,上了火车。经过长时间行驶,火车
抵达苏联的最东端──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威),一个美丽的小城。下车后已
是黑夜,旅资已经所剩无几。她结识了车站附近一名妇女,央求她找人乘夜带她去
码头。对方帮助了她。她终于登上一艘停泊在港湾里的日本商船,船长被其精神所
感动,答应免费载她去日本神户。几天后,她又乘船辗转到达中国天津。

  等艾伟德弃船踏上中国大陆后,已身无分文。一个人力车夫为了拉生意,坚持
要她上车,她准备将自己那条又脏又旧的领巾拿来抵账。当洋车停泊在一个大门前
时,她看到一个英文牌子,上有“天津宣教中心”的字样时,她异常惊喜 ,不禁长
舒了一口气。

  从伦敦到中国,超过1万公里,一趟多么艰辛的行程呵。她终于完成了。

 

 


		
 连结中国与国际的“八福客栈”

  艾伟德在天津休整小住了几个月。其间,靠着宣教中心,她找到了内地会差会
办事处。她熟悉了有关阳城的情况,知晓从天津到那里,少说也有1700里啊,还有
翻越高峻的太行山脉。1931年春,一个路姓的基督徒商人要去山西晋城,答应带艾
伟德前去。于是,她们先乘火车穿越华北平原后,又换乘长途汽车抵达豫西北重镇
焦作,而后开始北上太行山。汽车在崎岖狭窄的山间小路颠簸数小时之后,终于穿
越太行天险,行进于山洼之中。艾伟德到达晋城后,暂住于内地会宣教站,对于她
这等于找到了组织。

  在宣教站,一位年老和善的女宣教士接待了她,她就是司米德夫人。司米德夫
人的丈夫曾经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宣教士司米德,年轻时号称“剑桥七子”之一,
后长期在晋东南泽、潞两地传教,且很会经商。这剑桥七子中,有三人在山西。可
惜因为先她去世,其夫人也就成了寡妇。她曾多次向英国总教会申请,要求派人来
阳城接替珍妮,现在终于遂了愿。

  对于远道而来的艾伟德,她非常欢迎,向她介绍山西及本地情况,指出注意事
项,她告诫她,西式的装束在此已不适宜,遂帮她预备了高领的中国旗袍和行装。
一个月来,艾伟德第一次体尝到了温暖。休息几日之后,艾伟德在同道的引领下,
乘坐骡车、抬轿,在山路上行走两天后,终于到达了命运安排的圣地─ 阳城。──
70年后,泽州到阳城仅仅需半小时。

  阳城是座山中小城。教会的条件比艾伟德预想的还要差。教堂租住着一处民房,
位于县城东门外的大道上,运货的骡队从这里来来往往。珍妮居住在教堂南面的一
个大院里,大院座东朝西,占地百余平方米,里面还雇有一个当地厨子老杨。让她
吃惊的是,房子不算小,里面堆着成堆的脏物,工人们正在清扫修建,仅有一个房
间比较整洁。

  73岁的珍妮在中国居住了已经50年,从风华正茂已到风烛残年。但她的口音仍
带有浓重的苏格兰味,有时候搀杂的中国土语,让人觉出她在中国久居的印记。由
于长期独处,她的性情有些怪癖。但见到她时,目光里射出兴奋的光芒,她拉着新
人介绍说,这是新租下的房子,当地人说这里“闹过鬼”,没人敢住,所以租金特
别低廉,每年仅1英镑。她们相视一笑。对于这两个西方信徒,闹鬼有些滑稽,她们
不信那个。

  面对这样一个落脚地,艾伟德有些恍若隔世之感,但经历漫长的旅行后,也顿
觉轻松下来。对于做过女佣的她,整理清洁是看家本领。她立刻投入了建设家园的
劳动之中,几天后,全部房间已经整理得一尘不染了。

  在阳城,她或者与珍妮办了两件事。一是协作珍妮,借闲置的院落开一间客栈,
接待往来骡夫住宿,叫“八福客栈”。二是在1936年,艾伟德加入中国籍。这在西
方传教士里是第一人。

  我们重点回到八福客栈来。

  面对空旷的院落,珍妮早有想法,她向她透露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借这个闲置
的院落开一间客栈,接待骡夫住宿,厨子老杨正好可以给他们供应饮食。这样做,
既可以向当地人传福音,还能筹措传教经费。艾伟德连连称好,说正好可以把福音
传播到四方,而后珍妮透露,准备将客栈取名八福客栈。“八福”? 艾伟德明白其
用意,八福与圣经里耶稣的《登山宝训》有关,原文有“八福”训导。这就是后来
轰动西方的八福客栈(The Inn of Eight Happinesses)。

  客栈办起来了,让她们发愁的是无人住宿,生意惨淡。──她们分析中西方还
存在巨大的文化隔膜,当地人对她们这些外来者不理解甚至仇视,这种隔阂不是一
天两天可以解决的。当面就喊她们“洋鬼子”,怎么肯来与她们交往呢。怎么办呢?
珍妮想出一个办法:让年轻的艾伟德站在门口,看到经过的骡队,就想方设法把他
们拉进来。

  艾伟德勉为其难去做了,但能否胜任她也没有信心。起初她是好话说尽,加上
语言不通,累得口干舌燥,但收效甚微。骡夫们嘲笑着路边的她,吐着秽语,摔着
鞭子扬长而去。这颇让她感到难堪。渐渐的,偶尔也有骡夫下车来看,当看到客店
整洁、饮食可口,而且收费便宜时,就动心了。

  当偶有人住宿后,她们竭诚招待,年老的珍妮也是出出进进,忙上忙下;艾伟
德则是里外关照,试着与他们学习本地方言。她们想出的一个办法是──晚上给旅
客讲圣经故事听。骡夫们也不关心细节,只是将其当成开心有趣的神话故事。就这
样,随着天长日久,客栈人气愈来愈旺,生意愈来愈好。过了一段,客栈常常爆满
了,连骡棚里也是骡子满员。

  对于这两个外籍女士开设客栈,在当地颇有些争议。山西有句俗语:“车船店
脚牙,无罪也该杀。”内涵是说有几种行业让人看不起,譬如车船店脚牙,其中
“店”就是开客栈的;“脚”是行脚的,就是运输业者。连中国老百姓都看不起,
而这两位高贵的英国女士,怎么能开起这种“下贱”的招待骡夫的客店呢?──79年
以后,对于此举,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乍看“八福客栈”此名,还以为是哪位地下
党弄的接头点,或者绿林好汉做的人肉铺子呢。

  然而,此事出现就出现了,后来反而习以为常。这就是新生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中的奥妙不得而知。过了一段,住宿的这些山野骡夫起了变化,他们不再吸食烟
酒、高声喧哗,不再说脏话,哼唱黄色小调,而是学唱西方圣歌。文明的氛围弥漫
于这座山地小城之中。

  就这样,后来国际上颇为有名的“八福客栈”在阳城出现了。艾伟德用此来收
留孤儿,救护伤员。1958年,那部好莱坞影片就以此为片名。稍有区别的是,《八
福客栈》改为《六福客栈》(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国际上颇为有
名。


 

 


 艾伟德来到阳城一年多后,即1932年11月某日,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就是珍妮•
劳生的死亡。具体细节不详,我看到的记载有两个版本,一是“使气外出,意外受
伤死亡”;二是传教时,从楼梯上失足,三天后不治而亡。总之,珍妮•劳生都是
死于意外。这样,29岁的艾伟德成为八福客栈的新掌门。老杨仍在她身边服务。她
的管理水平也在练习中得到提高,中国话也基本能够运用了。这时,泽州的司米德
夫人看到艾伟德的孤独,差派一名中国助手自带工资前来帮忙。

  由于艾伟德的勤勉和得人心,她影响力在增大。有一天,连县长都光临八福客
栈了──这位县长叫什么呢?不得而知,只知他打算在当地推行“天足运动”(解
放妇女的缠脚),他准备委托她做一件事──代表政府挨户宣传检查,以正风气。
艾伟德经过考虑,答应替政府做事。而后,她以官使身份,周游各村镇间,帮助妇
女放脚,借机传播西方文化。县长还发给她薪水,提供出行用的骡子,并派两名卫
兵保护。
  这样一宣传,阳城一带都知晓来了个矮个子的英国女人。后来,就连附近的典
狱官都来找她。原来是监狱突发暴动,形势极为紧张,双方僵持不下。狱方想出一
招,请她以精神领袖的身份,来平息对峙。艾伟德就以“人道身份”请出暴动领袖,
要求他交出武器,并保证不再加罪。这样,监狱骚乱就平息了。

  艾伟德还乐衷于收养孤儿,从事慈善事业。最早一次,她在阳城街上走路时,
看见路边有个妇人,要出卖一个病弱的小女孩,标价两个银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艾伟德把身上仅有的九角钱掏给了妇人,而后领着那瘦弱的女孩回到了八福客栈。
此后小女孩被称作“九毛”,学名叫“美恩”──九毛钱就能买一个女孩,今天你
不可想象,这里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人性灾难呵!

  美恩就逐渐成为艾伟德的助手。在美恩建议下,艾伟德又收留了一个8岁男孩,
特起名“少少”。接着,她收养了第三个孤儿,为之取名“宝宝”。收养的第四个
女孩是8岁的“兰香”。而后,她收留的儿童、难民愈来愈多。后来,她计划建立一
个饥民收容站。

  1938年春,中日战争爆发几个月后,战争也从华北平原蔓延到了僻远的山区阳
城。不幸的是,一天下午,两架日机轰炸了县城,投弹24枚,其中一颗炸弹竟然炸
中了城边的八福客栈。正在房间中祈祷和平的艾伟德被压在瓦砾堆下,一下失去了
知觉;幸运的是,等她被救出时,仅仅受了点轻伤,其他人则安然无恙。──这日
本飞机如果有制导炸弹,大概不会轻易轰炸大英帝国的宣教站吧?

  随后有信息传来,日军马上就要占领阳城了。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为了避开
战火,艾伟德带着几位孤儿和几名基督徒,转移到了到山区的北柴庄。她利用一孔
窑洞,及仅有的几样急救药品,建立了一个临时“医院”,连续不断地救治军民中
的伤患者。等到日军离去,她和难民们才又回到小城。

  艾伟德的这种西方救助精神深深感染了当地的官民。在场的中国人对她及属下
有了更深的理解,连县长也用宴席款待这位35岁的英国女士。他请她坐在首位,并
当着同席的人,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儒家的教导存在我头脑里;但我看出基
督活在艾伟德的心里。我要作一个基督徒。”艾伟德马上恭喜他。

  1939年2月,艾伟德听说日军主力已经暂时撤离泽州,回到大城市过冬去了。她
专程跋涉到泽州去看望内地会的同工们。此时,司米德夫人已经离世,戴维斯(David 
& Jean Davis)夫妇负责宣教站工作。身处战乱时期,他们得以相见,相互间欢喜
异常。但一件突发事件却使她蒙上了阴影。

  一天夜里,几名醉酒的留守日本兵,闯进宣教站,在那里狂喊乱叫撒酒疯。艾
伟德去交涉时,不想头部被一日兵用枪托重重击中,当场就昏倒在地。半天后才醒
来。──这是日军对她的第二次伤害。

  不久,戴维斯送两位年长的宣教士走了,他们要从烟台坐船回英国,这样艾伟
德就暂时代为看守宣教站。几天后,卫立煌将军的国军进城希望借住,艾伟德以
“中立”为由拒绝。当时,教会的政策是严守中立。前来拜访的是一名情报军官,
叫林南(译名)。这位上校谈吐文雅有礼,给艾伟德留下了良好印象──大概这就
是后来影视所演绎的一段恋晴吧?他们在一起谈论善恶,林南指出日军是恶的象征,
而中国的抵抗是“义战”,劝她助善拒恶。艾伟德也受到触动,饶有兴趣地同他谈
论,两人还多次在泽州城的街道上高谈阔论。

  还有一个人让她改变了中立立场,这就是欧洲人雷将军(General Ley)。她在
深入山地时遇到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领袖,让她惊讶的是,雷将军原是天主教
神甫,而现在却持枪成为抗日英雄。──种种迹象表明,这位雷将军就是比利时人雷
鸣远Vincent Lebbe (1877~1940),天主教传教士,1901年来华,曾创办《益世报》,
1928年,雷鸣远加入中国籍,1933年热河发生长城抗战,他带领教徒前去抢救伤兵,
抗战爆发后,雷鸣远极力主张抗日,率领教友六百余人,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
丑A在太行山和中条山一带抢救伤兵,救济难民,教育失学儿童。雷将军的经历让她
受到了触动──他能这样,我为何不能呢?

  暂住泽州期间,艾伟德接受了美国《时代》(Time)杂志记者的访问。《时代》
创办人鲁斯(Henry Luce),是美国长老会宣教士路思义的儿子,有宗教背景,他
支持同情中国政府的抗日行动。放下戒律的艾伟德用英语回答说:宣教团体是中立
的,但她憎恨日军暴行。除了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外,她还把所知的日军情报秘密
传递给国军,她说她是中国人,虽然鼻子高,但心是中国人的,不能无视日军暴行。
──这些经历,在过去的地方史料里你很难看到。这个大胆的举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也成就了她的辉煌。

  本来,在泽州看守阶段,她的一个任务是救助战争难民和孤儿。她们收容有200余
名孤儿,1000余名难民。之前的1940年初,出于安全考虑,她派她的临时助理晋本
光(),率领100余名孤儿转移到了西安,那里有她们的救助站。剩下的近100名孤
儿,艾伟德建议将他们迁往阳城山区。回来的戴维斯表示同意。此时,艾维德本打
算暂留泽州,继续照顾宣教站的难民。

  但一个不好的消息让她改变了主意。正在进行春季“扫荡”的日军再次迫近泽
州,路程仅有一天。情报员手里拿的一张告示让她震惊,上面用汉文、英语写着:
悬赏捉拿“小妇人艾伟德”,赏金100美元。──这日本人情报够灵敏的,但他们有
些太小气,区区100美元,就要捉拿这位国际知名的英国女子?!

  艾伟德知道她及宣教站已处在日军的重点打击范围之内,不禁有些紧张。在权衡
一番利弊后,艾伟德当天就带100名孤儿逃往了阳城。在路上,遭到日军飞机的低空
扫射,她觉得肩头上被猛击一拳,摔下马来,后来发现是受了枪伤。她作了简易包
扎后,逃回阳城。她与属下简单分析了敌情,感到形势万分严峻。面对日军的逼迫
这样残酷的现实,艾伟德深感她本人无法在晋东南立足,只能远走陕西关中,那里
有她们的基地;回头,她又舍不得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危急时刻,她不得不做出决
策:带领这些孤儿出阳城,出晋东南,于是就有了那场举世瞩目的大迁移。

  时隔70年后,我们回过头来分析,艾伟德为何要带100名孤儿出太行呢?

  因为她要躲避凶恶的日军追杀,西安是大后方,有她们的基地。那么,为何日
军要追杀她们?因为她要抗日,为何她要抗日?因为她是中国人,出于正义的目的。
而这一切开始于她在泽州的经历。也就是说,泽州改变了她的一切。


 

 


 
 带领100名孤儿开始千里大迁徙

  那场举世瞩目的大迁移,是艾伟德留给山西,留给世界最令人震惊的一页。她
用她的人性的光辉照亮了山中小城。从这点考虑,我们不能用任何的观点否定它,
否则你就是与反人类者同道。

  关于迁移路线,有多种说法,我的分析,南下王屋山,西进西安比较可信。

  看一下地图,阳城处在晋豫交界处,周围遍布大山,他们到陕西扶风,只能翻
越中条、王屋大山,跨越黄河后,西行过崤山入潼关,才能安全起来。从这里到西
安大约需走480公里山路,这样一支年幼队伍,她们能够走这么远的路吗?而靠身材
矮小的弱女子艾伟德、1.45米和几个随从护理,能完成吗?

  ──写到此,我不禁想起了《圣经》描述的以色列人出埃及。这是圣经里最为
壮观宏伟的场景,摩西(Moses)领导60万壮丁加上家属后代,约在二三百万人,他
们为了摆脱埃及法老王的奴役,冒险离开埃及前往旷野,开始自由的新生活。

  后面是法老王的大批追兵,在红海边,他们陷入了绝境。现在,艾伟德为了摆
脱日军的迫害,也在3000余年后,从阳城带领百十个幼童徒步辗转于山中,前往西
安扶风去。虽然从规模上,无法相比,但所处的困境和体现的献身精神都极为相似。
这也是艾伟德最为感人的一幕,她的壮举在1950年代震撼了西方世界。

  让我们回到故事中来──

  考虑到日军针对她的“斩首”行动,艾伟德决定立刻动身。关于其出发的细节
我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带着约100个孤儿,他们主要是晋东南人的后代。其中最大的
一个是被解放的婢女素兰,较大的有她收养的美恩、兰香、少少、宝宝和另两名男
孩子;而最小的一位只有四岁,需要有人抱着才能前行。

  从这里到西安大约需走480公里山路,这样一支年幼的队伍,她们能够走这么远
的路吗?而靠身材矮小的弱女子艾伟德和几个随从护理,她们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使
命吗?知情人都在担忧。

  然而,命运的安排是只能进,不能退。

  行前她去向县长告别。已是基督徒的那位县长听说此举,担心说:“啊呀!那
要攀山越岭,还要渡过黄河,很麻……”

  “但我不能不走!”

  县长见无法阻止,就关切说:路上要有足够的口粮呵。我派几个人,扛上几袋
小米,送你们一程;但只能到黄河为止,剩下的路就靠你独自支撑了。

  艾伟德表示感谢。临别时,县长说:“以后,我只有为你祷告了。”

  艾伟德说:“我也为你祷告。”

  很快,这支特殊的队伍行进于中条山中了。队伍是这样布置的──前后由成年
人压阵,小孩子们互相搀扶着,最小的孩子,由几个成人用箩筐担着,而38岁的艾
伟德前后视察着,还不停地抱着疲累的孩子赶路。县长委派的几个人,扛着几袋小
米,目标是将她们送到黄河边。

  为了避开日军,她们不敢走大路,只能在当地人带领下在崇山峻岭间踽踽而行。
疲倦了就集体休息,饿了就从骡子上取下些小米熬粥,晚上就地宿营。经常有小孩
子哭着要撒尿,行路就得时断时续;经常有孩子的鞋磨破了,脚也磨肿了,行走艰
难,哭着喊着,又现出无助。看上去,他们的衣服破烂,就像一群小叫化子。

  只有一次,他们遇到了一支几十人的国军游击队,他们留给孩子们一些食物,
这让他们欢喜了好久。一路上,她们没有遇到追兵,但感觉日军无处不在,因而不
敢有一丝懈怠。常常连疲累也忘记了。

  他们在艰难地登上一座高山后,前面的孩子开始欢呼雀跃起来,连连呼喊:
“黄河!黄河!”对于这些山中的孩子,她们都没有看到过这样大的河流啊。艾伟
德赶过来一看,果然是黄河。从阳城到黄河岸边,骡子走需要5天的路,而领着这些
幼儿竟然走了12天,总算是蒙神的佑护。

  她们在休息一番后,又兴奋地往山下走,又是好长时间,她们才抵近那条著名
的大河。此时,送行的几个人告别之后,就留下一匹拉粮食的骡子返回去了。

  在河边,艾伟德集合起队伍来,鼓动说,过了黄河,就能坐火车到达西安,很
快就会安全了。想到就要坐火车了,孩子们异常兴奋,发出了欢呼声。他们长期生
活在山里面,甭说无人坐过火车,就是见都没见过。

  然而,宽阔的黄河横在眼前,却没有一只渡船。如何能够渡过呢?艾伟德不禁
焦虑万分,只能不住地祈祷。

  足足等待了三天,孩子们望眼欲穿,粮食也接近告馨。就在第四天,从河南岸
划来一只木船,而后下来几名国军士兵──他们观察这些小难民,已经有好几天了。
在没有发现危险后,才过来帮忙。等到接洽后,只见一名少尉,从包里取出一面大
镜子,借着阳光向对岸闪照了几下;对面也用相同方式回应。很快,就有一艘较大
的木壳渡船驶来。此刻,孩子们开始叫嚷、欢呼起来,而艾伟德此刻连欢呼的劲也
没了。

  借助这艘大木壳船,这百十人分三次渡过了几百米宽的黄河,等到艾伟德最后
一批上岸,她才如释重负,她知晓这里是国军一战区的防区,现在已经脱离险境了。


  经当地军人的帮忙,孩子们在豫西搭上了运货的火车,可以由陇海线(大概走的
是靠“庚子赔款”新修的灵潼线)直抵大后方西安。因为是第一次坐火车,所以孩
子们都十分兴奋,竟然忘记了疲劳和恐惧。火车走走停停,速度很慢,时常,他们
也根据火车的节奏下车去难民救济站吃饭。在挨近中条山脉的一个小村边,他们遇
到了麻烦──因为桥梁被炸毁,火车不能再前进了。西去西安的路,只能是继续徒
步。

  让艾伟德愁烦的是,眼前的路需要像古代士兵那样攀越崤山小径,才可以到达
潼关。而这条传说中的山径,队伍中无人清楚,打听一番当地人,结果连当地乡民
都没走过。她从地图上发现,这崤山高山绝谷,自古以险峻闻名,历来是陕西关中
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这么大个山体,谁又能
说清楚呢?!

  无奈之下,她只能凭靠信心,选择往前走。可是,走了没有多久,孩子们望着
无穷无尽的山峦已经失去信心了。半个月的行军,他们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许多孩
子累得哭着坐在地上不走了。──艾伟德预感他们遇到了出太行最大的困难。

  望着瘫软的孩子们,艾伟德心力交瘁,也想躺在路边不想管了。同行的仅有几
个成年人,他们一手也救不了几人。她不禁哭了起来,孩子们也跟着哭。于是,哭
声震天,哭过后,还得挣扎着往前走。她坚持的底线是:“一个也不能掉队!”在
最困难的时刻,她唯一的希望是借助于信仰的力量。

  在困境之中,眼前的山势渐渐开朗起来,终于,发现前边有大片密集的房屋建
筑,有人惊呼:潼关!艾伟德对照地图,确认肯定后,说:我们有救了!

  潼关是陕西东大门,就在黄河拐弯处,距离西安至少有135公里。抵达这里,这
标志着他们已经徒步穿越崤山之险。在那里,他们再次扒上了运煤的火车。中间又
转乘几辆客车,抵达了西安。

  在宋美龄创办的一所孤儿院,艾伟德把孩子们集合起来点名,最后结果发现100个
孩子一个都不少时,突然就昏过去了。

  等她醒来,发现躺在西安浸会的医院里,医生告诉她:你脑部受伤,患有肺炎,
还得了伤寒,肩上还有一颗子弹。又发着高烧,加上营养不良,你的病情很重。

  她喃喃地呼唤:“我的孩子们在哪里?……我有一百个孩子。”直到听到安慰,
她才放下心来。

  有人会问:怎么会有这么多伤病呢?这个我来解释:脑部受伤是日军用枪托打
的;营养不良是饿出来的;伤寒、肺炎是路上引起的……哇,人们很难想象,这么
多伤病,这么弱的身体,这么远的路程, 在缺乏足够食物和钱情况下,艾伟德以伤
病之体带着100个3─16岁的孩子,从山西阳城逃出敌占区来到陕西,辗转跋涉大概
480公里。她竟然能支撑下来。真是一件奇迹呵!

 

 


死也要留在中国

  艾伟德在医院里治疗了一年才出院,而那 100个孩子已去了陕西扶风,那里是
最终的目的地。而后,艾伟德在兰州和成都,帮助救助贫困人和麻疯病人,一直到
1948年冬,艾伟德的身体又快累垮了。司陶卫医生劝她回英国休养。1949年春,47岁
的艾伟德终于回到了阔别18年了的英国。令人惊讶的是,父母和兄姐都还健在,在
家中,她享受到了重逢的天伦之乐。但想到内战中的中国,她时常为这个她的新国
家而忧伤,此时,她从灵魂深处早已离不开这个多难的东方古家。

  这时,伦敦记者瑞德悟(Hugh Redwood)闻讯后为艾伟德写了一篇专访,从此
艾伟德被国际社会发现;英国广播电台(BBC)的记者柏格斯(Alan Burgess)读后
又来访问她,写了一本《小妇人》(The Small Woman)。此书出版后,很畅销,电
台还将之改编成广播剧。1957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同她签约,把她在阳城的经历拍成了电影《六福客栈》,大明星英格丽•褒曼在片
中那光彩照人的演绎,使这个小妇人在欧美国家的民众中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艾伟德在英国修养一段后,一直想重回中国──中国成了她的祖国,英国反而
让她找不见感觉了。但出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新中国不允许外籍传教士进入中国,
1957年,55岁的艾伟德在中国的南部沿海兜了一个圈子后,入境无望,只好进入香
港,在她看来,进入英控的香港也就是踏上了中国土地。当她再度想法回到大陆未
成后,就找到了她收养过的一个孤儿,在香港救助大陆难民。因为中国护照在香港
的居留签证期限已到,她决定去海峡对岸的台湾,在她坐船离开香港时,遥望着大
陆,禁不住泪流满面,感情难以抑制。

  1957年艾伟德赴台后,成立了“艾伟德孤儿院”,1959年,美国展望会邀请她
到美国作旅行布道。美国听众这才惊奇地发现,她不是电影中那个长身玉立的美丽
女星,而是一位矮小苍老的小妇人。接着她又受邀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巡回布道,
然后回到英国。英国广播电台(BBC)的电视节目再次报道她,坎特伯里大主教接见
她。伊莉莎白女王也邀她去白金汗宫访问,并筹集资金帮助台湾孤儿。

  1970年元旦,艾伟患了感冒,却仍然出席妇女祷告会,回到孤儿院后就一病不
去。医生诊断是流感转为肺炎。两天后,艾伟德去世。她的死,在国际社会引起极
大反响,但却不为大陆所知。但这不影响她成为20世纪人类值得深刻铭记的历史人
物。

  如今,她的墓在台北县淡水镇“Christ's College”的校园内。碑文有蒋介石
手书“弘道遗爱”。根据她的遗愿,她的头朝大陆,表达了这个英国人对那片土地
的眷恋。
 

 


 八福客栈曾经唯一的遗迹:一口枯井,如今,这里已被住宅小区取代
  寻踪六福客栈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人艾伟德与中国、与山西的这段特殊经历和缘分,让
我目瞪口呆,之后又感慨深深。首先是当这位富有牺牲精神和大爱的小妇人“感动
世界”的时候,我们却一无所知,中国大陆不知道,山西不知道,阳城不知道!而
在欧美,据说她的名字近乎于雷锋,影响了西方整整几代人。不仅如此,阳城这个
山中小域也被西方人所熟知,如同中国人知晓朝鲜的上甘岭,知晓法国诺曼底一样。
我不禁要想,我们的文化和导向究竟缺失了什么?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闭塞,如此
麻木?

  除了遗憾,我们只有感慨。我们的文化有问题,我们的观点是“父母在,不远
游”,过多地关注自己及本族的事情,而对外面的世界,则显得有些被动、小气!
一度时期,我们的价值判断有问题,我们的思维太狭隘,除了关注内部的事情,我
们对海外太隔膜了。即使对内部,我们的关注点也有问题,像国军在晋东南的抗日,
像“控烟狂人”卓祥表1985年走上长治街头……等等,我们一直是茫然不觉,或者
熟视无睹!关于这位加入中国籍的英国人,在1950年代已经是世界闻名,而中国却
懵然未知。

  那么,中国人当时在干什么?作为一个民族的“先知先觉”的文化人又在干什
么?历史记载,大陆所有人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热火朝天地大炼钢铁、反右。当时
与世封闭的社会极少有人知道奥斯卡金像奖为何物,也不会去抄心此等咸淡事。再
说,中国大陆当时的意识形态,不可能与西方社会融到一起。半个世纪啊,这桩足
可以与“辛德勒的名单”媲美的故事竟然被雪藏了这么久!因此,面对过去,我们
需要内省。

  然而,大陆还是解冻了。先生是有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这位英国女子的
图书《八福客栈》,接着,近几年,郑州大学的一帮中外客人上到太行山,辗转阳
城,在当地教会的帮助下,“怀着朝圣的心情”,寻访格里蒂丝•艾伟德的遗迹。
太行日报以《寻找六福客栈》为文,对此事进行报道,有文章披露,客人“不仅找
到了艾伟德的残存到只剩下一眼枯井的八福客栈,还见到两个孤儿的后代”。打破
这种雪藏的仍然是外国人。

  2007年秋,我也根据网上资料对八福客栈进行寻踪。很遗憾,这个建筑已毁,
其位置应在阳城县东关明月小区内,原址已经被一幢新家属楼覆盖。遗址向北隔一
胡同,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门侧砖墙上仍然留有“基督教堂”的字迹。这就
是70余年前珍妮•劳生和艾伟德传教之所。一个令无数西方人景仰、追寻之地。而
我的感觉,震撼之后却异常复杂,真的想不到晋东南这块崎岖山地中,竟然栖息过
这样一颗卓异的灵魂,我不知是该觉得这位传道者伟大,还是感到晋东南的神奇呢?!


  也许都有。

  另外,牵动世人浓厚兴趣的还有那些孤儿的下落。现在,已经很难调查清楚。
仅知散落在阳城的两个孤儿里,其中一个就是演礼乡台底村的成敏贤(1935──1997)。
他原名叫成张虎,9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他走。在信徒帮助下,他被送到八福客栈,
后来迁徙西安后上了几年学,脱离教会当了国民党兵,后被俘虏投入解放军行列,
随军占领大西南。复员后,成敏贤根据他儿时的记忆,重新回到了故乡以种地立身。
并在这里结婚生子,直至去世。现遗有老伴及三子一女,皆为平常百姓,与普通人
没有两样。其妻是聋哑人,比成敏贤小七岁,在老屋里孤独度日,唯有一串串辣椒
相伴。儿女们忙于生计,对于父亲的传奇,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那位英国小妇人
的了解。

  此外,晋城遗有艾伟德用过的书房,她的个别学生还存世,已届耄耋之年。想
起她,我总是感慨不已。在我看来,晋东南虽然名人无数,但这个异族人却尤其让
人惊叹。在其身上,我们看到了本土人所匮乏的超然大爱,看到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而这些都与其信仰有关。因为有信仰,她才能远涉重洋,才能够救护孤儿,才能反
抗日军,才能眷恋中土……这是许多凡夫们所很难做到的。

  我由此想到许多外国人曾经帮助过中国,二战时期,他们从异国他乡来到晋东
南,其中有美国人韩丁,有朝鲜人陈光华和石鼎,有日本人崔清志,有印度人柯迪
华等等……已知和未知的还有很多,他们身上体现出人性的光辉。我们不能因为对
方的外族血统而将其遗忘。山西人应该学会感激,这如同犹太人对中国在二战时期
的上海保护他们心存感恩一样。好在艾伟德的事迹重又被我们所记起,无论如何,
这都是值得愉悦的!

  记住格里蒂丝•艾伟德这个名字,还有一层意思,她是民国时代内陆山西与国
际社会交流的一个极好范本。由她,封闭的阳城、晋东南、山西可以跟欧美联系起
来,可以跟英格丽•褒曼、英国女皇、蒋介石联系起来,可以跟二战、游击战、内
战、联系起来,可以跟台湾、香港、西安、成都、晋城联系起来……这么多的文化
历史元素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实在是不多见的,我们理应为山西接纳过这个异国女
子而欣慰,也为这个英国人帮助山西而感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想到什么呢?

 

 


 上帝来过阳城──艾伟德与阳城六福客栈的传奇故事

  关于格拉蒂丝•艾伟德的传奇故事,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撕毁英国护照,志
愿当中国人的女传教士艾伟德,经过重重困难,来到山西晋城的阳城县,开了家
“八福客栈”(电影改名为六福客栈),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收养了一百多名孤儿,
后来为了躲避战争,又翻山越岭带领这一百多名孤儿从阳城逃难至□西西安,途中
饱受饥饿、疾病和各种危难,却坚持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动人事迹。

  格拉蒂丝•艾伟德的传奇故事后来被英国记者写了书,书名为《小妇人》,还
改变成了广播剧,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又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六福客栈》,使艾伟
德在中国阳城的故事广为传播,《太行晚报》的《寻找六福客栈》的文章,就是记
叙21世纪的今天,一大群在郑州大学的外教,来寻找格拉蒂丝生活过的阳城,以及
她开办的“八福客栈”。

  小资青年的惊讶,在读完大量关于艾伟德的故事后,这惊讶就变得枝枝条条,
像一棵从春天进入夏天的树,依着故事情节的养料,迅速繁盛起来。先是对这个故
事背景的狠狠惊讶,我没想到这个可以和《辛德勒的名单》相似的感人故事竟然发
生在我们的阳城县,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传奇又感人的故事,我们却浑然不觉,我
们这一“浑然”,就“不觉”了七十五年(格拉蒂丝从1930年来到中国),到了1958年
电影《六福客栈》热遍西方的时候,我们又茫然无知了将近半个世纪,如若不是这
帮老外来阳城寻找“六福客栈”,我们也许还会让这个传奇继续雪藏下去。

  第二个狠狠惊讶于格拉蒂丝在阳城的经历,格拉蒂丝从晋城下车后,辗转两天
才来到阳城,人地生疏,加上自己又是个单薄的外国女子,她被当地人称作“洋鬼
子”,她投靠的罗森传教士到中国已经五十年了,“原本浓重的苏格兰口音,加上
不自觉搀杂的中国话”,使格拉蒂丝几乎无法听懂她在说什么,也难怪,变异的英
语加上怪异的阳城话,她能听明白才怪,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格拉蒂丝立足
了,她把罗森遗留的房子改造成了客栈,而且把投宿的粗野的过路骡夫(相当于今
天省际公路上的货车司机)竟驯化的彬彬有礼,“他们不再聚赌喧闹,不用脏话吓
斥骡子前进,也不唱那些淫秽的地方小调,而是哼着诗歌。”

  这样稀奇的事情连当时阳城的县长也注意到了,亲自来拜访了格拉蒂丝,还请
她帮助政府推行“天足运动”,即说服当地的女子放弃缠足,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
么滑稽又为难的事情,但格拉蒂丝却坚持着去做了,只是她得答应县长,“只能讲
圣经故事,不能传教”,县长是儒家文化里走出的传统官员,一时无法接受基督文
化,是不会让这个奇怪的“洋鬼子”讲经布道的,然而没过多久,格拉蒂丝把县长
的信仰也改变了,事情的起因在于,有一天,阳城的监狱发生暴动,一个犯人发疯
似的砍死了几个同犯,谁也不能降伏,县长请来格拉蒂丝,没想到她用几句话就说
服犯人放下了凶器,乖乖接受了管教,这让县长更加尊崇,经过一次长谈,阳城的
县长也入了基督。

  最为小资青年值得惊叹的是格拉蒂丝在阳城收养孤儿的善举,起先是有一天,
格拉蒂丝在路边看到一个妇人在路边出售自己的孩子,于心不忍的她掏出仅有的九毛
钱买下了这个孩子,到后来,日军的飞机轰炸了阳城,也炸塌了她的八福客栈,格拉
□
朴椰b瓦砾中爬了起来,重整家园,把客栈改成救护站,收留了因轰炸留下的40多名
孤儿。1939年2月,日军闯入了传教士大卫在晋城办的孤儿院,企图强奸那些小女孩,
偏偏是那样凑巧,格拉蒂丝那天正好在晋城,就用自己的身体阻止这些残暴的日军,
又偏偏是那样传奇,日军一个下级军官数次用枪托砸这个弱小的妇人,却数次没有
砸倒,换枪扣了两次扳机,却都卡壳了,格拉蒂丝教导那些惊慌的女孩子祷告,而
日军还以为是她们的魔咒,在愤怒和讶异中收队离去。

  回到阳城,格拉蒂丝决定离开这里,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后方城市西安,当她要
把带一百个孤儿去西安的想法告诉县长时,县长无比惊讶,觉得这简直在做一件傻
事,但格拉蒂丝坚持,这一百个都是神赐给她的孩子,一个也不能丢下。县长苦劝
无效,只好多为她预备一些粮食,并派了两个已信了基督的士兵跟她一起上路。

  就这样,在1939年,格拉蒂丝带领一百名孤儿上路了,从山西阳城到陕西西安,
历经了半个多月的磨难,终于到了西安,她把这些孩子全部交给了宋美龄办的孤儿
院。

  故事到此,本也结束了,但我相信各位看到此,会和小资青年一样,要热切追
问格拉蒂丝后来的消息,籍此,我也就简单叙述一下“小妇人”的命运:1941年,
大病一场的格拉蒂丝出院,随后在1944年和1945年,去了兰州和成都救助麻风病人,
1949年春,格拉蒂丝回到英国,BBC很快把她的故事写成书,书一出版就非常畅销,
BBC还改编成广播剧,让格拉蒂丝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格拉蒂丝一直想回中国,
但当时的新中国不承认她的身份,也拒绝传教,期间她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这就
是后来著名的《六福客栈》,伊莉莎白女王,还邀格拉蒂丝去白金汗宫面谈,格拉
蒂丝后来辗转到了香港,又通过关系来到台湾,她在台湾开办的的孤儿院却被合伙
人所骗,但格拉蒂丝并没有绝望。1970年元旦,格拉蒂丝患上恶上了感冒,却仍然
出席妇女祷告会,回孤儿院后就倒在床上。医生诊断是流行性感冒转为肺炎。两天
后,格拉蒂丝死在她所爱的中国另一块土地上,按照她的遗愿,她的头的方向朝着
中国大陆,朝着我们的阳城。

  《寻找六福客栈》报道了从郑州大学来的这帮老外寻访阳城的事情,他们是忠
实“格拉蒂丝”迷,当他们踏上这个传奇故事发生的土地时,激动异常,在当地教
会的帮助下,不仅找到了格拉蒂丝的残存到只剩下一眼枯井的八福客栈,还见到两
个孤儿的后代,文章中说,他们几乎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里的,然而在这之前,
这无比宝贵的八福客栈,“阳城不知道,山西不知道,中国也不知道,那个无比宝
贵的八福客栈不知什么时候被毁掉了,如果它还存在,或者被我们宣传出去,外国
人也许会忽略掉郑州、太原、而直奔阳城。”
 

 

 

 

 

 

 




首页HOME目录